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正文
妈妈追梦小孩谁来顾?「妈妈」只是身分之一,别再用传统观念绑架!
时间: 2023-03-23 09:01:04 浏览: 138

许多妈妈经常被家庭、传统观念束缚而失去自我,其实,妈妈也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自我实现。不要限制,只要给她资源与支持,做个最坚强的后盾,妈妈还有许多「非典型道路」可以选择。

「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慈祥,发出爱的光芒……」每到母亲节,脑海里必定出现这首吟唱母亲美德的颂歌。

万一母亲不是月亮,是想登陆月球的人呢?

母亲育儿焦虑远高於父亲

三十年来,女性在职场的参与度已经大幅提升,形象也更多元。除了为家庭、子女无怨无悔牺牲奉献的形象外,现代的母亲已无法闭眼不看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不过,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母亲们似乎仍然走得很辛苦。

面对家庭照顾,她们的焦虑更甚於上一代。tw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曾深度访谈近五十个不同阶级的家庭,研究其教养型态。她认为典型有两种定义,一指理想的、另一指多数的。「双亲、婚生子女、母亲全职照顾家庭,被认为是理想的育儿典型。但不论中产阶级或劳工阶级,双薪家庭才是多数的典型,」蓝佩嘉说。

她发现,不论何种家庭,教养孩子的角色仍不成比例的由母亲承担。中产阶级家庭里,母亲对教养的焦虑高於父亲,就业妇女甚至更高,「午夜梦回时,她们会问自己『如果我没有上班,孩子的状况会不会好一点?』但是父亲就比较不会有这种OS(内心独白),」蓝佩嘉说。

母亲也需要有MeTime

除了育儿以外,不论女性是否就业,在婚姻中,家务仍主要由女性担任。2012年起,tw已有一半以上女性投入职场,虽然男性分摊家务的时间已经较过去提升,女性每日花在家务的时间仍几乎是男性的三倍。

没有投入职场的妇女,处境更难以翻转。被全职妈妈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作家马尼尼为坦言:「女人做家事、育儿,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若不喜欢做就是懒惰、怪异。这样想的男人,没有考虑她做为一个『人』是否喜欢做家事、带小孩。」她认为,就算是全职妈妈,也该有自己的时间,这不是自私任性,而是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教授利翠珊提醒,许多男性中年晚期之后生活重心才回归家庭,若年轻时甚少参与家庭、为家人付出,退休后会有很大不适应,男性愈早开始参与家务,对自己的生涯愈有帮助。而母亲们也别总是将家中大小事全揽在身上,剥夺了父亲参与学习的机会。

心理谘商博士、tb艺术大学通识中心助理教授许皓宜也建议,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女性要更认清「自己要什么?不能忍受的地雷为何?」和家人沟通过程中,妈妈有时难免情绪强度大,但把「亲密(爱自己)、激情(爱老公)、承诺(爱小孩)三颗球的比重拿捏好,」妈妈就可以完整「进化」。

能不能有一天,我们在母亲节不再只歌颂母亲为了家庭、子女牺牲奉献,父亲也应该加入;能不能鼓励母亲有追求自我实现和梦想的权利,不要绑住、困住母亲、不要怕母亲飞得太高太远、看了太多美丽风景,因为母亲的心原本就紧紧和我们系在一起。不论社会、家人或伴侣,提供资源与支持,让妈妈也有许多非典型道路可以选择,这才是真正爱妈妈的礼物。

?? 8句话,直接让职业妈妈狂翻白眼

*本篇文章由【亲子天下】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看完文章内容还有疑惑?点这里 【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沟通解答你包括收费、对比、排行等所有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