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正文
胡言乱语,有所体悟,开始变化
时间: 2023-02-12 09:01:05 浏览: 189

星期三好像有另一个名称叫「小周末」?不知道大家对於星期三叫「小周末」有什么看法呢?其实我完全感受不出来,星期三在小什么(没有骂人)。每个星期三我都觉得很累,觉得还有两天要熬,而且有时候六日还不能好好休息,因为就是有客户或公司文件会在六日要处理,星期一早上就要用到!所以对於星期三,我真的不懂他小在哪,如果说星期五晚上是小周末,我可能还比较相信。

不过,这次当然不是要来跟大家说明什么星期的,而是要来跟大家分享我确诊的这7+7。因为就在今天,我的7+7已经过完了,回到了「正常」生活。如果是外向,或是工作很需要不断外出的人而言,确诊的7+7应该很难受,因为前面7天连家门都不能出,后面7天是在外面尽量不能脱下口罩。

我自己是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本人非常喜欢待在家,所以隔离的前7天根本是梦想中的生活,而且因为不能出门,所以连外送都是家人帮我拿上来的,有够开心。后7天是自主管理期,我们公司规定快筛阴性就可以进办公室,但不能参与早会也不能在办公室吃东西。我也是十分开心,可以避开上下班车潮、到办公室附近的店好好地吃个东西再到办公室,根本梦想中的生活。

而我想在这段7+7的日子里,让我想最多的就是工作吧?应该说我在想的是:「既然我想要的生活是像隔离期间这样『自主又自由』的生活,那现在的我应该做出什么改变?」如果没有隔离之前的生活并不能满足我想要的生活,那在隔离完之后,我还要回到那样的「正常生活」吗?

刚好衔接到之前去听的一场职涯讲座,如果以前的生活方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回去干嘛?之前也有统计,社会新鲜人在5年后,还在从事与本科系相关工作的人不到20%。那是不是说,其实刚出社会到每2~3年是一份工作的考验期,考验那份工作对自己的「价值」、「未来发展」、「福利制度」等等是不是真的符合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那要不要走?走去哪?

而在前几年也有一份报导写出,30~35岁的人生阶段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基本上30~35岁时人在哪个阶段、领哪种等级的薪水,大概一生就注定是那样的阶级了。既然30~35岁是一个人生阶段,就像「3岁定终身」那样,那是不是在30~35岁之前拼拼看也是一种选择呢?

看完文章内容还有疑惑?点这里 【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沟通解答你包括收费、对比、排行等所有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