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明星 正文
艾尔大叔追剧心得再更新 -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第 9-10 集(part 3)
时间: 2023-04-18 09:01:06 浏览: 98

#艾尔的追剧心得再更新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第9-10集(part3)

#无雷兼防雷前言

最近忠实粉丝应该都知道艾尔大叔入坑《虽然是精神病……》,嘴巴一直抱怨不该冒高风险追on档剧,却又「口嫌体正直」地每个周末再累再晚都打开#Netflix赶较新进度,终於理解剧迷或歌迷说的「中毒」是什么症状了!(…都过了青春期才开始中毒,也算是一种中年危机了吧!?)

必须承认前几周忙着工作、活动、和韩影与动画相关内文更新,即使每周末都有赶上本剧进度,但挪不出空间po文不是没有心得,而是太担心又一发文就不可收拾地字数爆量!上周末在公私事混杂紊乱的心情下追完9-10集,真心又被这难以预期的发展搞到脑子暗潮汹涌,不来反常发泄一下实在是憋得很难过……!

秉持不爆雷也不鼓励观众未观影(看剧)就先看心得或评论的一贯原则,本篇以下内文只锁TA(目标观众的意思,干嘛硬要烙「晶晶体」英文?)给同步追完第十集的剧迷参考或分享,还没开始追或进度没这么紧的观众可以就此打住了!

虽然目前为止《虽然是精神病》丝毫没有让我「悔追」的迹象,但想要16集完结后再决定是否投入的观众,艾尔无条件支持你「理智型消费」的行为,接下来本剧能否维持此水准仍有一丝丝观望空间,所以你可以等完结篇后再来回顾大叔追剧的心路历程,应该也可能有一种另类「坐看追剧者煎熬起伏」的阅读乐趣吧!

#翻转传统爱情剧的角色关系与张力来源

如果《虽然是精神病》1-4集是让笔者被本剧人设、质感、视觉、和快速节奏吸引的诱饵,那5-10集就是编导进入本剧核心主旨的挖掘过程,我曾在前文提到,本剧男女主角「文钢太」和「高文英」的角色关系,不像传统爱情剧的情侣,更像是刺激彼此展露本性和真面目的正派与反派(这联想虽有点夸张,但我由衷觉得他们的互动彷佛加入爱情的「蝙蝠侠」与「小丑」,都是戴着面具隐藏弱点的对立角色)!-本剧较大的戏剧张力,都是来自两人直击对方弱点的互动,那彷佛看穿彼此灵魂深处的共鸣,不断逼使两个人设鲜明对立的角色做出改变,难道这就不叫浪漫吗?相反地,这正是英雄电影也可以吸引无数女性观众的「浪漫主义」作祟吧?

#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完美是一种幻象

但与其说这剧是一种梦幻爱情剧的关系进展,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警匪片或动作片的「直球对决」节奏,制造出巨大的戏剧张力在吸引着观众分泌「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直视爱情也有黑暗面,甚至进一步理解爱情的本质,就是回顾个人创伤与真貌的过程与催化剂!

爱情,并不全然美好和温暖,但就像剧中「#吞噬恶梦少年」的寓意,面对自己的创伤与缺陷,才会成长,更是剧中传达的一种疗癒过程!

而这段充满对立和冲突的爱情关系,到底不隐藏自己私心和欲望、厌恶世界伪善面貌的「高文英」是反派?还是生命中不断为他人牺牲奉献、为亲情压抑自我情绪,但暗自曾不断祈祷哥哥死去和怨怼母亲偏心的「文钢太」是正派?

随着故事演进,其实观众心中愈难找到答案,但这是本剧最吸引本人的悬念之一,这世界或任何关系,其实都不是黑白分明!灰色地带,才是戏剧最吸引人的张力来源!

#自私的爱与付出 #并没有错与对

谁在爱情与亲情面前,是无私的?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爱人只想要独占对方的情感,甚至人永远在比较自己在爱人面前的重要性,这是「自私」,但也是「人之常情」,自私是一种真爱,假装在无私底下的爱,反倒像是一种滥情或矫情!想要拥有、独占和守护自己的亲人与爱人,也许是出於一种自私,但绝对不是一种罪恶!

除非你信仰和向往的爱是一种「多人运动」,不然爱得自私,并没有错,但爱情不是囚禁和操控对方的情绪,而是勇敢付出后得到对等的回馈!因此「高文英」对「文钢太」的表白和占有慾,丝毫不令人反感,反倒是「文钢太」对哥哥不求回报的付出,令人感到窒息与难过……,但这都只是此刻剧情反转人设的顿点,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会让此剧对「爱」的呈现(包含爱情、友情与亲情),更走向一个包容性的平衡点!

#非典型浪漫爱情剧又一突破

#谈情说爱也可以突破新局反映人性

其实出社会以来都从事电影工作的艾尔,以前真的很难追完一部韩剧,一方面是韩剧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还真扰人,另一方面总是在放闪洒狗血搞梦幻,跟韩影暗黑写实路线彷佛是一种「对照讽刺」般的存在,令人即使放空脑袋都难以撑到完食!

但这既定套路随着tvN历代神剧《请回答系列》《信号》《未生》《秘密森林》《机智生活系列》的改革而令人改观(其实还有后势跟进改革的JTBC和OCN神剧,但这个是另外可以写好几篇或讲好几场的主题,在此先不拖戏赘述了>

因为即使#金银淑、#朴智恩、#洪氏姐妹等王牌编剧作家已融入够多元素,让爱情剧不再全然芭乐,但本质建构在梦幻泡沫上的类型,还是让有点过度理性思考的挑嘴影迷如本人,有点卡关障碍!

(到底为何主角们可以整天谈恋爱还事业有成,不用忙其他事情吗?人生怎会只有爱情需要追求?医生、律师、北韩军官和霸道总裁哪来这么多美国时间只想着撩妹?

……好啦我真的很没浪漫慧根!我的错!其实爱情剧本来就该好好谈恋爱,像《永远的君主》就是一直歪掉没好好经营化学作用,就可惜了原本可以全程引人入胜的设定!看得出来金编是有意改革浪漫剧元素的,个人认为在爱情与史诗格局均达标的《阳光先生》,还是金编突破自我的巅峰!)

#与痛苦和伤害并存的以爱之名

好像又扯太远!总之能让一个对爱情剧基础有怀疑的偏见型观众如我,入坑还是以浪漫剧发展为本质的《虽然是精神病……》,关键还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等核心主创与执行呈现者,让观众完全放下了「爱情剧等於只构筑 #粉红泡泡」的不合理前提,换言之,《虽然是精神病……》其实不浪漫也不梦幻,全剧在魔幻氛围中的细节发展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很残酷地呈现了「爱」可能衍生的虚无和伪善,剧中所有角色间的误解、创伤、病痛和人格偏差,都是「以爱之名」!

无论是父母的错误期待和教养、男女情侣间占有欲主导的冲突与争执、还是男主角与哥哥之间那彼此深刻在乎、却又数度想毁灭对方的羁绊,都是「爱」走向偏差的结果,甚至已被编剧作为所有「精神病」患者,创伤源头的解读。-「爱」与「痛苦」是并生共存的,这也跟本剧用「童话」(「童书」)来包装串联每集主旨,却一次次戳破童话表象,来揭穿「现实」残酷本质的手法,更是完全呼应的。不断营造合理的对立与冲突,就是本剧最成功的突破,但说穿了,也就是回归戏剧最基本的原理,但转换此观点到诸多台剧和陆剧,就不难发现愈基本和简单的原理,往往是愈难做好的!(当然也有例外,可惜目前仍是少数)

#成功的剧种类型突破 

#未必会完全反映在收视率数字上

或许有剧迷会纳闷,像《虽然是精神病……》如此高水准又展现类型突破的好剧,为何在韩国收视率未能达成破表高标?

因此个人认为《虽然是精神病……》的突破性取材与执行是又一次成功示范,如果要在全球几十亿人口的高消费额度市场,和韩国本地中老年传统收视户市场作选择,已证明本地收视率不等於高收入的韩国有线台如tvN、JTBC等,一定还是选择前者,其实本剧在韩国同时段和档期收视率仍是第一,反观无线台周末档也想走年轻族群路线的《便利店新星》,收视率与口碑就都未能取胜,何况收视数字在韩国早已不是趋势和收入指标!

#终於要来个暂结语

果然一发心得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还是把更多观点、趋势和解读留到完结后再讲吧!(我知道你们眼睛看得很累,我手也打得很酸啊~)

上周末的9-10集,老实说艾尔大叔看到数度热泪,一方面角色建立成功,观众不投入都难,另一方面这故事好不容易才绽放一点小粉红泡泡,却又把角色和观众推入纠结的亲情深渊,看到 #金秀贤 转头就落下一滴泪的高超演技(这究竟要演几个take,才可能取到这么完美的镜头?),还有 #徐睿知 和 #吴正世 令人难以取舍的纠结,对爱情剧冷血无感如我都难以免疫啊!

切拜切拜,只差几集就可正式入列年度神剧了!编剧导演最后六集请继续维持这高能发展,我想继续写崇拜推坑文,不要逼我写失望吐槽文啊!(从每集精准的布局和各集设定的主题寓言来看,要有巨大落差的可能性很低啦~但on档剧就是如此令人期待又怕受伤害啊!下次真的要完结再来一次追啦!……说到不做到,大家听听就好>

《#与神剧同行》#落落长感性长文又一篇

#继续改写韩国剧型与题材发展

#就连配角也都刻划地具立体性又不抢主线

#原声带也是每发一曲都令人起鸡皮疙瘩啊

#歌词完全符合进展

#歌手阵容更是跨厂牌到梦幻队伍程度

看完文章内容还有疑惑?点这里 【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沟通解答你包括收费、对比、排行等所有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