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明星 正文
【女性电影】《燃烧女子的画像》:炙热的凝视,「失人」的选择
时间: 2023-03-31 09:01:04 浏览: 355

  电影开头,绘画老师玛莉安摆姿势让学生描摩,同时用口头提点要领,她的手忽然不安地骚动,有人将不该拿出来的画摆在教室一角,她用哀伤的口吻回答学生那幅画的名字──「燃烧女子的画像」。正如电影中希腊神话奥菲斯和尤丽狄丝故事的翻转,这样的开头叙事让观众以为这是有关「失去」的故事,却在片末玛莉安的画中发现其实这是「选择道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身为小姐的艾洛伊兹没有恋爱自由,步入家长选择的婚姻后更不可能和丈夫平起平坐,唯有在修道院才能感受到相对地平等和自由,因而抗拒母亲期望的婚配。就算是将来要继承父亲画家职业的玛莉安,也受限於体统及男性独霸的画家圈排阴特性,只能偷偷练习画男性裸体,以期有一天能接触到重要作品。

  女性在婚前将肖像画送去夫家,被凝视、被拣选过后才能促成这桩婚姻,艾洛伊兹拒绝成为被凝视的客体,不让第一名画家画下自己的肖像,玛莉安因此才接下了这项任务,表面扮演艾洛伊兹的女伴,实则偷偷观察、暗中作画。

  玛莉安在房里独自一笔一笔勾勒艾洛伊兹轮廓的同时,不断回想艾洛伊兹的一举一动、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白日观察的眼神也逐渐炙热,玛莉安试图将画家专业的凝视与自身情慾分开而不自觉,却被艾洛伊兹说破。

  「这幅画离我遥远也就罢了,但这幅画跟你之间也距离这么远,我就觉得有点悲哀了。」看着完成的肖像画,艾洛伊兹对玛莉安如此说道。

  玛莉安用抹布抹去画中艾洛伊兹的脸,也是抹去自己的虚伪,给自己一次面对感情的机会(尽管她起初仍是回避多於正面直击)。艾洛伊兹的母亲为玛莉安的失败而愤怒,艾洛伊兹请求母亲再给玛莉安一次机会,她会乖乖地摆姿势让玛莉安作画。艾洛伊兹正视自己情感的同时,也按下了离别的倒数计时开关。

  相较於艾洛伊兹,玛莉安较回避自己的情感,因为一旦正视情感,就得面临即将到来的离别,就如同在众女子围圈的原始呼喊下,玛莉安所看见的那幅光景──在烈火中艾洛伊兹从脚底熊熊燃烧,意识到那澎湃情感的同时,这份感情也正在被吞噬消灭。

  艾洛伊兹说她和玛莉安是相同立场,玛莉安凝视着她,而她也凝视着玛莉安,是双方的相互渴求,两人同时是自身欲望的主体也是对方欲望的客体。当玛莉安因即将到来的失去而焦躁时,艾洛伊兹说「你稍微一拥有我,就怪罪起我」。不想失去对方的心情是相同的,只是玛莉安仍困於情人的选择。就像解谜奥菲斯和尤丽狄丝的故事,艾洛伊兹早一步看出「这是诗人的选择」,又说「也许是尤丽狄丝叫奥菲斯转过来看她」,艾洛伊兹选择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拥有玛莉安,她不是选择失去玛莉安,而是选择拥有与玛莉安的回忆。

  玛莉安总在上了楼梯右转前看见走廊左方尽头艾洛伊兹身着白纱消逝的幻影,离别那天,她匆匆下楼转身出门,不愿再见一眼,艾洛伊兹大喊「转过来,看我」,玛莉安转过身,将那终将不属於自己美丽新娘的倩影烙印在眼里,步出,日光随着门关上一同消逝,黑暗吞没了艾洛伊兹的身影。这对恋人并不是选择对抗时代的洪流,而是在这洪流之下,以最美的形式保留对彼此的爱恋,以画掌握女子情欲的主权,甚至做为发声的工具。玛莉安在书籍的第二十八页画下自己的肖像留给艾洛伊兹纪念,而后在画展中艾洛伊兹的肖像画里看见艾洛伊兹的手夹在书籍第二十八页,没有任何外人能发现这个暗号,也因此没有人能阻断这份情感。当两人坐在同一个空间聆听交响乐时,也没有任何外人能分享此刻她们波动的情绪和她们想起的回忆,她们悄悄地将这份情感完整地保守住,不被时代的洪流冲散。

  在两人有足够时间相处的那五天中还穿插了侍女苏菲的堕胎,玛莉安在堕胎的过程中不忍地别过头,艾洛伊兹却要玛莉安看着,并在结束后和苏菲模拟堕胎的画面,要求玛莉安画下。堕胎是未婚女子被迫选择失去的常见故事,但艾洛伊兹不要女子在这样的故事中也失去了主权,她要亲眼见证并记录,就算看似淡然处之的苏菲在失去孩子的那一刻痛苦的模样,这不是可以被概以称之常见的事,而是每个个体独特、深刻的经验。

  比起着重於女子在社会洪流下的被迫失去,这个故事选择讲述以最美的形式保留女子的情感、经验,正如片末学生在课后说玛莉安看起来很哀伤,玛莉安说她再也不会哀伤了,她终於也做了诗人的选择,将情人最美的时刻留在回忆。

看完文章内容还有疑惑?点这里 【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沟通解答你包括收费、对比、排行等所有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